2022年,恰好是廣汽集團成立25周年。在這20多年的時間里,廣汽集團不僅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弱轉強的過程,而且還推出了很多令人耳…
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生產線
車企搶人持續升溫 員工持股或掀鯰魚效應——廣汽埃安混改啟示
今年3月,廣汽集團對外公告了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新進展,近800人獲股權激勵或持股,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國企混改日漸步入“深水區”,員工持股或帶來鯰魚效應,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和發展。
近800人獲股權激勵或持股
廣汽集團的公告顯示,同意廣汽埃安采取非公開協議增資的方式,實施679名員工股權激勵及廣汽研究院115名科技人員持有廣汽埃安股權,同步引入誠通集團、南網動能、廣州愛安等滿足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需要的戰略投資者。本次增資共計融資25.66億元。
去年8月底,廣汽集團發布混改公告,如今方案正式落地。
廣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說,本次廣汽埃安員工股權激勵平臺及科技人員合計持股約4.55%,員工認購踴躍,顯現員工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混改計劃完成后,廣汽集團將直接及間接持有廣汽埃安約93%股權,仍為廣汽埃安控股股東。
廣汽埃安前身是廣汽新能源,2020年11月成為獨立汽車品牌,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的“國企新勢力”。
成立至今,廣汽埃安發展迅速,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廣汽埃安銷量超過12萬輛,排名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前5。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快速增長期。但同時,行業快速發展也促使競爭愈發激烈。
2021年,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均逼近年銷量10萬輛,同時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高薪挖人”成為行業普遍現象,人才的集聚提升“新勢力”競爭力,也增加了國有車企的壓力。
“人才大戰越來越激烈,車企之間挖角屢見不鮮,我們不時會收到各種高薪挖人的信息。”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說,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廣汽埃安通過混改采取一系列激勵機制,促進技術研發骨干以及管理高層等關鍵人才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
廣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廣汽埃安的研發工作主要由廣汽研究院承擔并作出突出貢獻。本次改革中,將主要為廣汽埃安提供研發服務的廣汽研究院新能源中心人員勞動關系轉入廣汽埃安,以滿足相關法規要求。
戰略投資者穩定產業鏈
在當前國際經貿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汽車產業鏈的穩定與安全日漸引起重視。如近年來芯片短缺問題成為全世界汽車產業的痛點。
“通過混改引入資本型、業務型的頭部企業,有效支撐產業鏈穩定與安全,是廣汽等車企混改的重要關注點。”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謝寶劍認為。
此次混改中,廣汽集團同步引入誠通集團、南網動能、廣州愛安3家滿足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需要的戰略投資者,推進廣汽埃安體制機制的市場化改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表示,廣汽埃安進行混改,有助于埃安品牌相對獨立的發展。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增加了埃安的資本實力,讓埃安的內部機制更加靈活和多元。
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生產線
廣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汽埃安后續還將啟動A輪融資及股份制改制,引入具有戰略協同性、政策引導性、市場影響力的市場化戰略投資者,將以更加市場化的組織架構和激勵機制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重塑國有企業競爭力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員工持股的創新做法,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和發展,也為國企混改步入“深水區”帶來啟示。
專家認為,國企混改過程中,“混”是手段,“改”才是目的,國企混改應加強產品科研創新、提高研發實力,同時加大對科技人員激勵的力度、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現如今,行業已成為國內外整車企業必爭之地,市場競爭激烈,目前新能源汽車人才需求已經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趙英認為,國企混改有利于激發國有企業活力,提高資本回報率,有利于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提高混改企業競爭力。
廣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科技人員獲得股權,有利于激發企業活力和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實現員工與企業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與此同時,國企混改或對新能源車企形成更多鯰魚效應。
“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既有造車‘新勢力’,也有傳統燃油車企。埃安混改后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對于其他車企都會形成競爭壓力。”趙英表示。
“接下來我們還會對投資企業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推進投資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混盡混。”廣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經濟參考報》版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