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恰好是廣汽集團成立25周年。在這20多年的時間里,廣汽集團不僅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弱轉強的過程,而且還推出了很多令人耳…
是昂首信眉直面轉型的滔天巨浪,還是跟著時代變局的節奏而隨波逐流?當汽車百年的發展史,一朝被“能源革命”擊得粉碎,這個擺在所有汽車廠商面前的難題,也愈發滌蕩著每一個在局者的內心。
短短幾年內,經由北美大陸拐至中國,太多人用“電動化”一詞改寫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節奏。從埃隆·馬斯克,到李斌、何小鵬等人的后繼操作中,我們不僅未能等來汽車制造業回歸傳統的那一天,由他們引發的行業地震,迫使那些新人配合演出的同時,也倒逼著全球既有車企加入這場游戲。
而在中國,隨著整個產業經過一輪輪的市場改造后,走到切割歷史的最前沿,作為少數幾個能在新能源市場取得較大成績的廣汽集團,其士氣實則也變得愈發強硬。
6月28日,以“科技奔現”為主題的2022廣汽科技日(GAC TECH DAY 2022)在廣汽研究院舉行。
表面上,廣汽集團集中發布了包括廣汽星靈架構下的普賽OS(普賽操作系統)、全新進化的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基于微晶技術的新一代超能鐵鋰電池,以及鉅浪混動模塊化架構和鉅浪-氫混動系統在內的黑科技,只是其轉型之路上的一環。
可深究起這一項項技術的細節,我們還是有理由相信,能源變遷、消費革新的浪潮,早已令之做出了最為決絕的選擇。以科技實力宣示科技轉型的態度也好,動用全新思維邏輯構建起產業發展之路也罷,廣汽集團恰是在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與這個時代保持同頻。
科技加成,源源不絕
科技日當天,當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說到,“廣汽將在智聯化、低碳化領域持續推出最新研發成果,為消費者提供低碳高效移動出行體驗。”
我敢說,其在智聯、能源、造型設計領域的最新突破和前瞻概念,的確為外界呈現出了一個立體、豐滿、年輕有為的“科技廣汽”。尤其是在智能化的技術迭代上,廣汽當下敲定的一切,的確向外散發著強烈的信號。
有一說一,自從新能源市場在造車新勢力的帶領下,進入全新階段,“智聯化”一直就是用戶市場最關注的領域。雖然,廣汽集團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投入,已經構建了全棧自研的智能網聯研發體系。但隨著消費者對智能體驗的需求越來越高,軟件在智能汽車中的重要性還是日益凸顯。
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
為此,旨在提升其在智能駕駛、信息娛樂、智能車控等各領域的開發效率,廣汽基于2021年廣州車展上發布的星靈架構,進一步自主研發了行業首創的面向全車跨域的標準化操作系統——廣汽普賽OS。
技術實現上,普賽OS創建了統一的接口定義和核心組件,并創新性地開發了SOA跨域服務引擎、高性能中間件引擎、車云鏡像引擎、異構執行調度引擎,能使中央計算機、智能駕駛計算機和信息娛樂計算機在軟件層面有機融合,讓電子電氣架構的運作更高效。
但最終,普賽OS所具備的高效協同、極簡復用、車云統一等特點,有效提升軟件的兼容性和復用性,大大提升軟件開發的效率和迭代的速度,使軟件的迭代從原來的以月為單位變成以分鐘單位,從而為消費者帶去前所未有的體驗。
也正由此,全新升級的ADiGO SPACE智能座艙系統和ADiGO PILOT智能駕駛系統便應運而生。
廣汽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自2019年發布以來,不斷地進化與迭代,承載的功能和邊界也在不斷拓展。本次廣汽科技日,全新升級的ADiGO生態系統驚艷亮相,包含ADiGO SPACE和ADiGO PILOT兩大系統,聚焦于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大用戶體驗的核心。
前者是以具體應用場景為驅動,力求打造“更懂用戶的智能座艙”。具體表現則為,新一代的ADiGO SPACE實現了四大提升和跨越,包括更自然的語音能力、更極致的音效體驗、更新銳的生態內容以及更智能的場景解決方案。
例如,免喚醒功能覆蓋率達到95%,喚醒時間低于0.6秒;引入了車載黑膠音樂,使用戶在方寸的座艙內享受現代科技與百年經典碰撞出的全新聽覺體驗;在娛樂功能方面引入了頭部生態內容,聯合騰訊、喜馬拉雅、嗶哩嗶哩等品牌,打造好聽、好看、好玩的娛樂座艙。
此外,全新的智能場景解決方案,覆蓋出行場景,支持用戶自定義,讓用戶享受獨一無二的出行體驗。
對于后者,最新的ADiGO PILOT配備了業內最先進的39個高性能傳感器,包括3個智能可變焦固態激光雷達,6個800萬像素的高清攝像頭,在行業首搭紅外攝像頭,配備了業內領先的8大冗余系統,搭載了高性能計算平臺,確保在高級輔助駕駛、超級泊車、無人駕駛三大應用領域,真正從用戶體驗出發,實現全場景智能出行。
同樣舉個例子,ADiGO PILOT高級輔助駕駛,實現了行業內功能場景最全的高級智能駕駛。可按照導航路徑,實現自動上下匝道、自動換道、自動超車、自動避障等功能,目前已覆蓋全國所有高速公路,以及核心城市的快速路。
而ADiGO PILOT超級泊車,則以解決泊車痛點為目標,聚焦實現“最后一公里”的智能駕駛。支持超過50種復雜的泊車場景,在行業首創極限位置泊入功能,不僅僅支持15cm間距的極小車位,還能支持墻角車位的全自動泊入,給用戶帶來“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極致體驗。
至于無人駕駛領域,ADiGO PILOT無人駕駛,是面向Robotaxi場景的解決方案,具備超高的AI計算能力,在業內首次采用可量產的車規級嵌入式計算平臺,支持車路協同和5G遠程接管,能支撐完全無人化的移動出行。
基于該平臺的廣汽Robotaxi,已在廣州開展常態化的示范運行,計劃在如祺出行平臺上啟動商業化運營,并積極參加廣州混行示范,開啟無人駕駛商業化新征程。
科技日當天,廣汽集團旗下如祺出行也首次公開展示了如祺Robotaxi運營科技平臺,作為國內自動駕駛行業首個真正全開放的運營科技平臺,如祺出行將向所有符合標準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開放,協同推進Robotaxi示范運營,預計將于2022年內組建一支規模超過200輛的Robotaxi車隊參與廣州市的混行示范運營,開啟無人駕駛商業化新征程。
為電動化再背書
換個方向,我們亦能發現,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新的頂峰,至333.41萬輛。新能源汽車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亦從2017年的2.4%快速增長至16.0%。并于2022快速向著25%推進。其中,全年銷量為273.4萬輛的純電動車,在整個新能源市場的占比更是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82%。
可見,電動化高速推進,幾乎在摧古拉朽般,更改著中國車市的生存密碼。
基于此種背景,廣汽集團繼2021年發布了“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超級快充技術以及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三大原創電池科技,分別為用戶解決了續航、充電、安全三大痛點的基礎上,今年科技日廣汽集團又發布了突破型復合電池技術——基于微晶技術的新一代超能鐵鋰電池技術(SmLFP)。
相比當前市面上量產的磷酸鐵鋰電芯,超能鐵鋰電池的電芯質量能量密度提升13.5%,體積能量密度提升20%,-20℃低溫容量提升約10%,快充可達到2C以上,動力電池壽命可達150萬公里以上(>4000周@80%),有效解決了“性能均衡”的鋰電技術難題,為動力電池的解決方案提供了新方向。
與此同時,在減碳方面,廣汽在混合動力科技的發力亦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本次科技日上,廣汽集團于2022年4月發布了全新的混動技術品牌——鉅浪混動,還正式發布了鉅浪混動的技術支撐——鉅浪混動模塊化架構,以體系化的技術革新,帶來智能化和電氣化的歷史性跨越。
具體看來,該架構由混動發動機(E)、機電耦合系統(M)和動力電池(B)三大部分構成,采用平臺化、模塊化設計,兼容性強、通用性高,可衍生出4大類別和N個動總組合,完美適配所有HEV、PHEV和REEV等XEV車型。
而這4大類別則包括經濟適用型單擋系統、動力型功率分流系統、動力節能型多擋系統以及高效零碳氫混系統。其中,高效零碳氫混系統的代表,是本次亮相的鉅浪-氫混動系統。
該系統由氫內燃機與廣汽機電耦合系統GMC組成,百公里氫耗低于0.84kg,在大幅減碳同時,以混動技術保障系統的動力性,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乘用車燃料的碳中和。采用氫氣缸內直噴技術的廣汽首款氫發動機已于2021年9月點火成功,運轉驗證時長超12000小時,熱效率有望達到44%,真正實現“零碳排放”。
其次,由于廣汽機電耦合系統GMC具備高效率、高性能、高集成度等優點,同時兼容所有XEV車型。今年內廣汽傳祺將推出搭載大扭矩GMC的MPV旗艦車型,其純電續航里程或將超100km,系統綜合功率達270kW。
總之,從廣汽科技日上一一亮出的黑科技、未來戰略和承接廣汽集團“GLASS綠凈計劃”的MPV概念車——綠境SPACE中,任誰都清楚,廣汽強大的創新及技術奔現能力,將為自主品牌“雙子星”廣汽傳祺和廣汽埃安的快速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品牌背書和技術后盾。
又如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所表示的那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革,以及汽車行業新四化浪潮帶來的挑戰,要在未來的競爭中立足,僅僅重視產品開發是遠遠不夠的,廣汽需要堅定向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科技型企業轉型。”
位于“十四五”關鍵之年的歷史節點,站在25周歲的全新起點上,秉承“無科技 不廣汽”理念的廣汽集團終將堅持以科技驅動創新,走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打造“觸手可及”的科技廣汽,引領行業技術浪潮、堅持科技奔現、持續創造價值。
【注意:文章版權歸屬汽車公社,嚴禁未經授權私自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需轉載請聯系官方微信號:汽車公社】